随着冬令季节的到来,“感冒”、“流感”都成了健康关键词。中医治疗感冒贵在尽早。有人可能会问,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,感冒是如何被分类的?对于不同症型的,应当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呢。
感冒“攻防战”,追溯至古代
感冒作为中医病名,是指因风邪侵入人体引起的疾病,临床上以头痛、鼻塞、流涕、喷嚏、恶寒、发热、脉浮为主症。冒,意同“犯”,故有“冒犯”一词,俗语把生病说成“犯病”,因此冒也可以作“感染疾病”,感冒也可以称作“犯了感染外邪的疾病”。
感冒一词始见于北宋医书《仁斋直指方》。对于感冒的病因,清代《诊余举隅录》指出,“春夏地气上升,秋冬天气下降,人在气交中,一呼一吸,与时消息,间有不和,名曰感冒。”大自然气候变化,如果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,感受外邪,就可以致病。
症型各不同,整整10大类
在现代中医文献中,感冒甚至可分出整整10大类:风寒表实证、风寒表虚证、风热表实证、风热表虚证、夏季外感挟湿、挟暑、秋季外感兼燥、脾肺气虚,肾阳虚感冒、血虚感冒。每一种症型,都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案。
治疗须辨证,把好时间关
若粗略划分,感冒大体可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两大类。而这两者尽管症状相似,但有一点很明显,即风热感冒咽喉充血疼痛,风寒感冒咽不痛而流清涕。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曾郑重提出:此病之微甚,亦在乎治疗迟早,故凡汤液,不可避晨夜,觉感须臾,即宜速治,易愈矣。如此可见,有病马上服药,就能迅速治愈。不过,若疾病转重应及时到医院服用汤剂辨证治疗。